以能力为核心 实施模块教学
实践证明,实施模块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中职人才培养的实用性问题。以我校制药技术专业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为例,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。
首先,对职业功能及工作内容进行调查。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职业岗位调查、对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进行研究,运用国际通用的职业分析法,针对每一个职业(工种)的活动领域和构成该职业(工种)的相关要素,将其中包涵的技能点和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分解、组合,设计出若干教学项目。
其次,开发第三级教学模块。以职业分析结果为基础,按照教学项目之间的关联度,组合成相对独立的第三级教学模块。
再其次,组合设计第二级教学模块。按照职业(工种)能力要求,根据各项职业功能的关联度,将第三级教学模块进行功能组合,并确定相应的知识教学目标、能力培养目标、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,形成第二级教学模块。第二级教学模块的组合设计要强化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,避免重复性的教学内容,要注重针对性和应用性,多采用综合化课程模块。
学校将制药技术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划分为20个二级模块及13个配套的专项实践教学环节,其中综合化课程模块有文化课、药用基础化学一、有机化学、药物化学、化学合成制药工艺、生化与生化制药工艺、制药化工过程与设备、药物制剂技术、药理学、抗生素制药工艺等。
最后,归并设计第一级教学模块。根据二级教学模块之间的接口,衔接组合成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级教学模块。学校制药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了4个一级教学模块,包括人文素质模块、文化基础模块、专业基础模块、专业技术模块。
在模块式教学中,采用教、学、做合一的教学方法,对实践性强的专业教学采用现场教学法;对大部分二级模块教学实行项目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;在所有课程中推行讨论式教学、探究式教学、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,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。